古今文人歌鐵畫
蕪湖鐵畫以火為硯,以鐵為墨,以錘當筆,繪寫世間萬物,在中國工藝美術藝苑里獨樹一幟,既有國畫的神韻,又有雕刻的立體美,以其特有的魅力流傳數(shù)百年而不衰,深得老百姓的喜愛,并成為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。如此高雅的藝術品,自然博得文人雅士的青睞,紛紛為之揮毫賦詩,贊頌這一高超的鐵冶煅技之花。
鐵畫之花之所以盛開于蕪湖,首先是因為蕪湖的南陵、繁昌兩縣盛產鐵礦,曾經“爐火照天地”,冶煉技術發(fā)達,自古就有“鐵到蕪湖自成鋼”的美譽,技藝精湛的鐵工能夠錘底生花;其次,蕪湖是人文薈萃之地,明清易代之際,蕭云從、漸江和尚等一批“新安畫派”代表畫家曾經居留蕪湖,他們的畫稿啟示了鐵畫藝人,成為他們的天然畫稿。
蕪湖至今流傳著鐵畫創(chuàng)始人湯鵬(湯天池)與著名畫家蕭云從交友的佳話。據(jù)說,湯天池在青弋江邊開了一個小鐵匠鋪。一年冬天,他到蕪湖城里的蕭云從家里收取鐵件錢,當時,蕭云從正在畫梅蘭菊竹“四君子”圖。由于湯天池對書畫有興趣,就站在蕭云從身后如癡似醉地看著。當時的鐵匠地位低微,蕭云從看到這個小鐵匠收了錢還不走人,覺得他是附弄風雅,就不客氣地要湯走開。被趕走的湯天池覺得蕭云從如此目中無人,一氣之下,就回家生火開錘,仿造蕭云從的一筆一劃,打制出來鐵的“四君子”圖。到春節(jié)了,蕪湖家家戶戶張燈結彩鬧元宵。湯天池家里窮,沒有彩燈,就把“四君子”圖掛在白粉墻上。蕭云從出來觀燈,看到湯天池家掛著自己的“四君子”圖,覺得很奇怪。仔細一看,竟然是鐵打的,蕭云從更感覺吃驚了。他連忙詢問湯天池,知道實情后,對湯刮目相看、相知恨晚了。從此,二人成為莫逆之交。蕭云從三天兩頭送畫稿給湯天池,湯天池把鐵匠鋪改成了鐵畫店,他專門打鐵畫。從此,鐵畫遠近聞名了。
蕪湖本土詩人黃鉞,是蕪湖迄今屈指可數(shù)的高官。他是清朝乾隆、嘉慶、道光三朝元老,深受幾任皇帝寵幸,曾任太子太保,禮部、戶部尚書。作為蕪湖人,他熱愛故鄉(xiāng)、心系家鄉(xiāng),對老家鐵畫的推介不遺余力,寫了不少詩歌贊揚鐵畫和湯鵬的鐵畫藝術。他經常在回老家探親之后,將鐵畫作為地方土特產帶回京城送給同事朋友,使蕪湖鐵畫在全國范圍內有了響亮的名聲。如他寫的《湯鵬鐵畫歌》,“清泠水入中江流,以水淬鐵鐵可柔。千門揚錘聲不休,百煉精鏤過梁州。材美工聚物有尤,湯鵬之技古莫儔。”此詩前四句書寫了蕪湖冶鐵的優(yōu)勢以及鐵工的盛況,后兩句贊揚了湯鵬制作鐵畫的絕技。
清朝著名詩人、歷史學家趙翼,在經過蕪湖時,在黃鉞家里逗留,看到了他珍藏的蕪湖鐵畫,感嘆于鐵畫的精美,寫下了長篇歌行《蕪湖鐵畫歌》。由于此詩比較長,我就只能摘錄幾句了。“畫家寫生尚沒骨,專以柔媚矜技絕。是誰巧匠能翻新,不用胭脂轉用鐵。……以鐵作畫尤未聞,特為藝苑開生面。何不鐫取工姓名,流傳應過千年絹”。詩歌高度贊揚了鐵畫的高妙技藝,還說鐵畫可以流傳千古。
據(jù)我所見,為鐵畫題詩的詩人有十幾位,留下百余首詩。如梁同書、吳敬梓的長子吳烺、陸錫熊、祝德麟等一批詩人,都留下了精彩的蕪湖鐵畫頌歌。由于篇幅關系,就不一一列舉了。
到了新中國,鐵畫受到了官方前所未有的重視,如鐵畫《迎客松》等經典作品擺放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等重要場所,成為蕪湖一張靚麗的城市名片。1964年,現(xiàn)代詩人郭沫若曾來蕪湖鐵畫廠參觀。他反復端詳那些做工精細、線條流暢的鐵畫,口中不斷贊嘆,“是個創(chuàng)造!是個創(chuàng)造”!郭大文豪回到下榻的鐵山賓館后,在一方宣紙上,為鐵畫題寫了“以鐵的資料創(chuàng)造優(yōu)美的圖畫,以鐵的意志創(chuàng)造偉大的中華”的贊詞。1980年,著名藝術家劉海粟在途經蕪湖參觀鐵畫時,在蕪湖鐵畫社即興揮毫,寫下了“精神萬古,氣節(jié)千載”八個大字,給予鐵畫最高的贊譽。
我曾經在路過揚州時,參觀了那里的工藝坊,仔細欣賞了那些漆雕大師、微雕大師和刺繡大師花費數(shù)年數(shù)十年甚至幾十年時間打造的一件件藝術精品。聽說有個大師五年時間沉浸在一件作品的雕刻里,連老婆都跑了。我欽敬他們耐得住坐冷板凳的寂寞,不禁感慨于蕪湖鐵畫的現(xiàn)狀了。
希望從事鐵畫行業(yè)的蕪湖藝人們,適應不斷變化的時代潮流,靜心提高鐵畫技藝,拿出更多比肩甚至超越鐵畫先輩的藝術精品來。(文/徐春芳)